《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大綱

作者: 時間:2015-04-29 點擊數:

課程中文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課程英文名稱:《makesizhuyijibenyuanligailun》

課程類别:必修 

課程學分數:3

課程學時數:48

授課對象:本科生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高中政治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本課程的後續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一、教學目的

本課程的開設,旨在幫助大學生全面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正确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及其在當代發展的新形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正确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确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為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創造、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論基礎。

 

二、教學要求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重點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學會按辯證法辦事,克服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

 

三、課程内容與學時分配

主要内容: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産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一講 馬克思主義的産生和發展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的産生

三、馬克思主義産生的标志

四、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根本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内容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的整體性和統一性

三、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征

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第三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和方法

一、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

本章教學的重點: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在當今發展的理論成果。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講   物質世界和實踐

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第二講   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一、聯系和發展的普遍性

二、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

三、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四、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講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一、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二、意識的能動作用

本章教學的重點:

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

 

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講 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

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第二講 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  相對性

二、真理的檢驗标準

三、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

第三講 認識和實踐的統一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教學的重點:

實踐在認識的地位和作用;認識的本質及規律;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的檢驗标準;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發展規律

第一講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二、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

三、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四、社會形态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規律

第二講  社會曆史發展的動力系統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階級鬥争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三、社會革命和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四、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杠杆

五、人民群衆是社會曆史的創造者

本章教學的重點: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衆和個人在曆史上的作用。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一講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一、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産生和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第二講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一、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币轉化為資本

二、資本主義所有制

三、生産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絕對規律

本章教學的重點:

    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及其意義;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與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意識形态及其本質。

 

第五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

第一講 壟斷資本主義的産生及其發展

一、私人壟斷資本主義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三、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展

四、經濟全球化及其後果

第二講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曆史走向 

一、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二、資本主義的曆史走向

本章教學的重點: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及其實質;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後果;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和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一講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二、無産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

四、無産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第二講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一、列甯、斯大林領導下的蘇維埃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

二、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

三、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曲折前進

第三講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新型的革命政黨      

二、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

本章教學的重點: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無産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

第七章 共産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産主義社會的展望

一、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二、共産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第二講 共産主義社會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實現共産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

二、實現共産主義是曆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

三、實現共産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第三講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産主義而奮鬥

一、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産主義的必由之路

        二、樹立共産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本章教學的重點:

共産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共産主義社會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實現共産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實驗(課堂讨論)要求: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學内容,認真組織和寫作讨論稿,制作ppt,進行課堂讨論,目的在于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團隊精神。

 

    學時分配表       

課堂教學内容

講授

讨論或課堂提問

觀看電教片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産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4

1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5

2

1

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6

1

1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8

2

1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5

 

 

第五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

1.5

 

 

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1.5

 

 

第七章:共産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5

 

 

總   計(48)

39

6

3

    

四、教材及主要教學參考書

教  材: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2013年修訂版),作者: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五、考核方式

平時40%,期末%60(閉卷)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精品課堂組     執筆:夏桂明

版權所有 © 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鄂ICP備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