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第二、三梯隊人員選拔與管理辦法(試行)》(武大珞珈人字[2014]4号)精神,學術梯隊人員的培養期為四年,入選的學術梯隊人員,須在培養期内認真完成學院和系(部)規定的相應職責和目标任務。
一、第二學術梯隊人員職責和目标任務:
(一)專業工作職責和目标任務:
1、每學年至少承擔2門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課程的講授工作,且無教學事故發生。
2、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280課時,基礎課、公共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340課時。
3、具有主持本學科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法研究的能力,教學改革成績顯著。
4、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獲年度教學質量考核2次及以上優秀。
5、服從學院及本系(部)的工作安排。
(二)業績與科研成果目标任務,應完成下列第1、2條,并同時完成3至6條之一:
1、發表學術論文4篇及以上(須含教學研究論文1篇),其中至少2篇(外語、音樂、美術專業至少1篇)發表在國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國外權威期刊收錄;或發表學術論文2篇及以上(須含教學研究論文1篇以上),且公開出版學術著作(含合著、編著或第一主編的教材)1部。
2、參與國家級教研項目1項(限前5名);或參與省部級教研項目1項(限前3名);或主持完成校級教研項目1項。
3、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限前5名);或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項(排名前3);或獲校級教學類一等獎1項。
4、省級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
5、獲省級以上教學競賽三等獎及以上1項。
6、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競賽獲國家級獎勵,或省部級一等獎1項或二等獎2項(均為第一指導教師);或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2項。
二、第三學術梯隊職責和目标任務:
(一)專業工作職責和目标任務:
1、系統擔任1門公共課、基礎課或2門以上專業課程的講授工作,每學年至少講授1門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課程,且無教學事故發生。
2、專業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280課時,基礎課、公共課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于340課時。
3、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獲年度教學質量考核2次及以上優秀。
4、服從學院及本系(部)的工作安排。
(二)業績與科研成果目标任務,應完成下列第1條,并同時完成2至6條之一:
1、發表學術論文4篇及以上(須含教學研究論文1篇),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國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國外權威期刊收錄;或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篇以上,且公開出版學術著作(含合著、編著或第一主編的教材)1部。
2、主持完成校級教研項目1項,或參與省部級教研項目1項(限前3名)。
3、獲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1項(排名前3);或獲校級教學教學類二等獎及以上1項。
4、省級及以上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
5、獲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三等獎及以上1項。
6、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競賽獲國家級獎(在指導教師中排前5名)、省部級獎二等獎1項或三等獎2項(在指導教師中排前2名)或廳局級一等獎1項(為第一指導教師);或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獲省級以上優秀論文1項。
三、學術梯隊人員對照學院規定的相應職責和目标任務制訂本人的培養期内計劃(含中期和期滿目标),與所在系(部)共同協商後填寫《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學術梯隊人員目标任務書》。各系(部)可在學院規定的目标任務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實際教學需求,适當增加目标任務條款。學術梯隊人員的目标任務書經本系(部)審核後彙總報學院人事處備案。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