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珞珈研字[2016]1号
關于印發《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科研工作量核算辦法(試行)》的通知
校内各相關單位:
現将《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科研工作量核算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
2016年4月20日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科研工作量核算辦法(試行)
為調動我校教師科研積極性,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動學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第一條 科研工作量是指教師用于科研項目、學術研究及發明專利等所形成的工作量。
第二條 教師科研工作量核算遵循“突出項目、注重成果、按級計量”的原則,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
第三條 學校對教師科研工作量進行量化和考評,科研工作量化标準按以下辦法實施:
(一)科研項目工作量核算
1、國家級項目立項100課時/項,結題驗收100課時/項;申報未立項10課時/項。
2、省部級項目立項40課時/項,結題驗收40課時/項;申報未立項8課時/項。
3、廳局級項目立項20課時/項,結題驗收20課時/項;申報未立項6課時/項。
4、校級科研基金項目立項10課時/項,結題驗收8課時/項;申報未立項4課時/項。
5、橫向項目按實際到校經費分級計算:5萬以下項目立項20課時/項,結題驗收20課時/項;5萬元(含5萬)—10萬元項目立項25課時/項,結題驗收25課時/項;10萬元(含10萬)以上項目立項30課時/項,結題驗收30課時/項。
6、多人合作項目,按以上款項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參與人完成工作任務情況分配工作量。
(二)科研論文工作量核算
1、權威期刊、重要核心期刊、一般核心期刊、普通期刊分别按照60、40、30、15課時/篇計算工作量,期刊分類參照《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科研成果獎勵辦法(試行)》。
2、科研論文被收錄的工作量計算辦法如下:
類别 |
工作量(課時/篇) |
類别 |
工作量(課時/篇) |
SCI一區 |
100 |
A&HCI |
60 |
SCI二區 |
60 |
EI |
40 |
SCI三區 |
40 |
CSSCI |
40 |
SCI四區 |
30 |
ISTP |
30 |
SSCI |
60 |
ISSHP |
30 |
科研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的分别按40課時/篇、20課時/篇計算工作量。
3、同一論文滿足第1項同時又被全文檢索的,按最高課時量計算。
(三)科研成果獎工作量核算
1、國家級一、二等獎分别按500、300課時/項計算工作量,省(部)級一、二、三等獎分别按200、150、100課時/項計算工作量。
2、同一成果多次獲獎,按最高等級計算工作量。
(四)發明專利工作量核算
1、中國發明專利授權、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中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授權分别按50、30、20、20課時/項計算工作量。
(五)科研著作工作量核算
1、專著、編著及譯著
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90課時/部,編著、譯著等60課時/部;國家二級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60課時/部,編著、譯著等40課時/部;一般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30課時/部,編著、譯著等20課時/部。出版社級别參照《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科研成果獎勵辦法(試行)》。
2、教材
國家級規劃教材、優秀教材主編60課時/部,副主編40課時/部,參編20課時/部;省級規劃教材、優秀教材主編40課時/部,副主編20課時/部,參編10課時/部;其他教材、實驗指導書主編20課時/部,副主編10課時/部,參編5課時/部。
(六)指導碩士研究生工作量核算
1、指導一年級碩士研究生按20課時/人計算工作量,指導二、三年級研究生按25課時/人計算工作量。
2、教師指導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獲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30課時/人/篇。
(七)舉辦專題學術講座工作量核算
舉辦專題學術講座的教師須向科研處提出申請,經審核備案後方可開展講座,按15課時/次計算工作量。
第四條 教師科研工作量核算流程
(一)各二級學院(部)負責本單位教師科研工作量的統計核算(教師本人對核算結果簽署意見并簽名),彙總後加蓋單位公章報科研處;
(二)科研處負責對各二級學院(部)科研工作量進行審核認定備案,負責人審查簽字後交人事處。
第五條 本辦法由科研處負責解釋。
主題詞:科研工作量 核算 辦法 |
主送:校内各相關單位 |
武漢大學珞珈學院學校辦公室 2016年5月3日印制 |
打印:羅 麗 校對:左鳳琴 共印30份 |